【文 觀網財經/周毅】據日本共同社12月23日消息,日立旗下汽車零部件商日立安斯泰莫曝出檢查違規(guī)問題,涉及5.7萬起案例中的剎車零部件,以及約1000萬懸掛部件。違規(guī)行為從2000年至今年10月,持續(xù)約20年。日立安斯泰莫22日就此事道歉。
日媒稱,日立集團接連曝出檢查違規(guī),“代表日本的電子電器制造商”面對信任問題。
日立安斯泰莫總裁&CEO柯睿思(右) 在線發(fā)布會視頻截圖
涉事公司:正試圖確定有多少汽車使用了這些零件
公開資料顯示,日立安斯泰莫株式會社(Hitachi Astemo, Ltd)從事車用零部件、運輸用以及產業(yè)用機械器具及其系統的開發(fā)、制造、銷售等服務。日立安斯泰莫由日立和本田集團旗下的四家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合并而成,日立持有該公司 66.6% 的股份。
據共同社報道,日立安斯泰莫22日發(fā)布消息稱,該公司旗下工廠涉及違規(guī)行為。其中:與山梨工廠生產的剎車零部件相關的違規(guī)有5.7萬起,與福島工廠有關的懸掛部件約有1000萬個。違規(guī)行為從2000年前后起至今年10月,持續(xù)了約20年。
綜合朝日新聞報道,與剎車性能有關的違規(guī)為“在制動測試中偽造數據”;而懸掛部件的違規(guī)行為是交付了不符合要求標準的產品。日立安斯泰莫”首席執(zhí)行官(CEO)柯睿思(Brice Koch)22日在線召開記者會,稱“給大家造成了困擾,對此深表歉意”。
日立安斯泰莫以“合同保密”為由,拒絕提供更多細節(jié)。它同時表示“正試圖確定有多少汽車使用了這些零件”,據悉豐田汽車、日產汽車、本田汽車和斯巴魯公司都接受了這些零件。
其產品涵蓋制動、轉向、懸掛等車輛行駛動態(tài)管理系統日立安斯泰莫官網圖
綜合日媒報道,據信這些部件已用于許多車輛。但日立安斯泰莫方面認為,“它們不會造成任何安全或性能問題?!必S田汽車的內部評估認可了這一說法,日產、本田和斯巴魯也做出了類似的評估結論。
共同社稱,豐田汽車、日產汽車、本田、鈴木、馬自達、斯巴魯、大發(fā)工業(yè)等汽車公司表示,將自行調查安全性,沒有召回的必要。
“代表日本的電子電器制造商”,率陷丑聞
日立安斯泰莫承認,該公司山梨工廠生產的5種制動產品,沒有進行任何與客戶商定的測試,在檢驗報告中用虛假數據替代,這些產品被提供給9家公司。在2003年10月至2021年3月期間,有大約57000個涉及虛假數據的案例。
據報道,福島工廠的兩種懸掛部件的測試結果被偽造以滿足要求。這些造假出現在259起案件中,開始于2000年,問題產品被運送給5家公司;2018年4月以來,福島工廠向14家客戶公司提供了4種共480萬件不符合標準的懸掛部件;隨后,福島工廠又出貨了530萬個被更改測試結果的產品。
事件的曝光,歸功于一名舉報人。2020年12月,日立的質量保障部門開始對日立安斯泰莫展開審計,于今年1月確認舉報內容屬實。《朝日新聞》23日報道稱:“日立的調查顯然是不夠的。福島工廠的違規(guī)行為一直持續(xù)到(今年)10月。”
日立安斯泰莫CEO柯睿思表示,公司“不得不”到現在才宣布此事,是因為該公司已經掌握了事件細節(jié)并采取措施,來糾正這些情況??骂K纪嘎叮瑪祿莻卧斓?,因為工人沒有意識到測試的重要性,而且公司分配的工人數量不足,無法按要求展開測試。
“工人沒有意識到(產品)測試的重要性” 朝日新聞報道截圖
這不是日立集團首度卷入丑聞。
2018年6月,日立集團旗下大型化工企業(yè)日立化成公司承認,該公司篡改了部分工業(yè)用鉛蓄電池的檢測數據,并將這些與實測值不符的數據填入提交給客戶的檢測報告。購買這些電池的客戶約500家,主要用于工廠等的應急備份電源。
據日本媒體當時報道,日本國內有多家核電站也使用了檢測數據造假的鉛蓄電池,“不過并不影響產品的性能和安全性?!?/p>
日本日立集團成立于1910年,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旗下業(yè)務涉及電力、能源、制造業(yè)等諸多領域,是日本國內老牌制造巨頭,其產品遠銷海外。
日立金屬是日本國內生產特殊鋼主要廠商。去年4月,日立金屬生產的汽車部件特殊鋼材檢查造假被發(fā)現,時任社長佐藤幸次隨后引咎辭職。此外,不少事故產品都與日立集團有關。
今年4月在中國臺灣釀成慘劇的“太魯閣號”車輛,是臺鐵自日本引進的TEMU1000型擺式列車,由日立制作所笠戶事業(yè)所承造;今年5月,英國英格蘭地區(qū)高鐵出現裂縫引發(fā)關注,使用的也是日立制造的車廂。
共同社22日表示:日立集團接連曝出檢查違規(guī),在日立金屬、日立化成(現昭和電工材料)也發(fā)現了違規(guī)情況,“代表日本的電子電器制造商信賴問題或受到考驗?!蹦壳?,日立安斯泰莫已設置了由公司外部律師構成的特別調查委員會。據稱,明年中期將得出調查結果。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