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造車新勢力“蔚小理”11月交付集體破萬時,業(yè)界驚嘆他們作為中國品牌新勢力向上的沖勁,但同時也不能忘記在國內新能源市場中,將產銷規(guī)模做到最大的也是中國品牌,那就是比亞迪。
日前,比亞迪發(fā)布的銷量數據顯示,11月比亞迪乘用車總體銷量為97242輛,同比增長84.1%。其中新能源銷量同比暴漲252.7%,達到90121輛,比亞迪已連續(xù)六個月蟬聯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銷冠,這一數字也成為了目前中國品牌新能源乘用車月銷量的最高紀錄。
雙輪驅動再創(chuàng)月銷量記錄
2021年,國內汽車市場的“天平”已然向新能源汽車傾斜,基于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連月增長的情況,行業(yè)協會今年已多次上調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預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日前甚至預測到,今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總體銷量有望達到330萬輛。他認為,今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增長超預期的主要原因是技術進步、產品豐富、政策給力的結果。
實際上,今年可以看到比亞迪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寧德時代CTP等技術在市場上的大規(guī)模應用,廣州車展參展的新能源車型也較去年明顯增多。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批發(fā)量達到280.7萬輛,滲透率為15.0%,已較2020年5.8%的滲透率明顯提升,這意味著市場不僅提供給了消費者更多購車選擇,通過技術的提升,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受到消費者認可。
在新能源市場一片繁榮下,在技術和產品上今年成就最多以及受益最多的車企,當屬比亞迪。
2020年,比亞迪發(fā)布了DM雙平臺戰(zhàn)略,主打性能的DM-p技術于彼時推出,今年1月,比亞迪DM平臺主打經濟性的DM-i超級混動系統(tǒng)又正式發(fā)布,配備該系統(tǒng)的車型可油可電,綜合續(xù)航里程突破1200公里,百公里加速時間也比同級別燃油車快2-3秒,另外虧電油耗低至每百公里3.8L,有效解決了以往插電混動車型虧電時油耗高的問題。
憑借DM混動技術,比亞迪插混車型的市場表現不凡。比如秦PLUS DM-i 11月銷量達到18054輛。自上市以來,秦PLUS DM-i以“超省、超快、超長”的特點,迅速贏得消費者青睞;宋DM銷量也有明顯提升,11月銷量15097輛,同比大漲1229.0%,向同級別合資SUV發(fā)起挑戰(zhàn)。
唐DM則憑借 “百公里油耗僅需5.3L”的省油“大招”殺入了20萬元級新能源SUV市場,截止到10月,唐DM已連續(xù)4個月位居20萬元以上新能源SUV市場TOP3行列。11月30日,DM-i新車型宋Pro DM-i開啟預售,據悉,該車型僅預售首日累計訂單量就已達到18116輛,有望與其他車型協同帶動比亞迪銷量走高。此外,比亞迪DM-i車型已不僅瞄準新能源市場,還依托“可油可電”的使用經濟性優(yōu)勢正降維打擊同級別燃油車,試圖引導更多消費者使用新能源汽車。
除超級混動技術,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另一“殺手锏”是刀片電池。刀片電池基于磷酸鐵鋰電池熱穩(wěn)定性好、壽命長等優(yōu)勢,通過結構設計、殼體材料等方面創(chuàng)新,刀片電池相較以往磷酸鐵鋰電池在電池能量密度、使用壽命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大幅提升。
今年4月起,比亞迪宣布旗下純電動車型全面切換為刀片電池,其中作為首款搭載刀片電池的車型,比亞迪漢今年11月銷量再創(chuàng)月度新高,達到12841輛,這其中,漢EV銷量達到10021輛,成為了中國首款月銷破萬的純電動中大型轎車。
同樣搭載刀片電池的秦PLUS EV和元Pro也在持續(xù)放量,其中秦PLUS EV 11月銷量首次破萬、達10097輛,成為比亞迪向緊湊級純電動車市場投放的又一爆款車型。元Pro 11月銷量6521輛,在小型純電SUV市場依然占據著領先地位。
此外,在小型純電轎車市場,集刀片電池技術與e平臺3.0共同打造的海豚現正處銷量爬坡階段,自今年8月底上市以來,海豚月銷環(huán)比持續(xù)增長,11月銷量達到8809輛,憑借高顏值、大空間、低能耗等特點,海豚有望成為其所在細分領域的最大黑馬。
有分析認為,依托刀片電池、DM混動技術和e平臺3.0,比亞迪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下消費者用車的多樣需求,比如電池的安全、續(xù)航、整車的節(jié)能、智能化水平等。也正是做到了把技術在產品上更好應用,更快推出,比亞迪在新能源市場的“雙輪驅動”才得以成功。
“厚積”支撐更穩(wěn)騰飛
如果一款車型在市場成功,說明它單一車型的產品力較強;而如果多款車同時在市場成功,則意味著車企的相關戰(zhàn)略部署前瞻。
透過多款車型熱銷,可以看到支撐比亞迪“雙輪驅動”的核心優(yōu)勢在于刀片電池、e平臺3.0和DM超級混動技術的應用,而三項技術的突破并非短時間內形成,這背后是比亞迪歷經十余年積淀的成果。
比亞迪很早就確立了“綠色夢想”的目標,由此也很早就開始了新能源汽車相關技術的儲備工作。2005年,當中國燃油車市場還有巨大廣闊空間時,比亞迪就已開始研究插電混動技術,經過10余年研發(fā),歷經四代,2020年比亞迪超級混動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
而e平臺3.0從字面意義上便能體現比亞迪電動平臺的進化,從1.0到3.0,歷經18年的創(chuàng)新和迭代,e平臺3.0實現了整車平臺化,出自e平臺3.0的車型兼具智能、高效、安全、美學的特點。目前看來,比亞迪當下在純電和插混市場取得的市場表現更像是多年積淀的成果。
正如比亞迪汽車品牌及公關事業(yè)部總經理李云飛在廣州車展期間受訪時所言,比亞迪相較于其他品牌,最核心的是比亞迪戰(zhàn)略前瞻,產業(yè)協同。經過多年積累,比亞迪很多重磅技術以及專利終于應用在了產品上,從去年到今年,這些重磅技術的應用進一步增強了比亞迪的產品競爭力。在李云飛看來,通過技術賦能,比亞迪的產品競爭力強了,目前還要做的是在規(guī)模化上提速。
在銷售網絡上,比亞迪也在迎合市場變化做進一步調整。廣州車展期間,比亞迪成立了單獨的銷售網絡海洋網,區(qū)別于王朝系網絡,海洋網覆蓋的車型更具新能源和年輕新潮的特點,同時海洋網也會契合年輕人的消費習慣,除4S 店以外,海洋網還將打造商超店和城市展廳等多種銷售渠道,讓舊有的“人找車”模式向“車找人”的模式轉變,進一步優(yōu)化銷售網絡。
此外,梳理比亞迪當前在新能源市場的產品布局,其在補貼后售價8萬元至31萬元的各細分市場均有車型投放。2022年,比亞迪還有望在新能源細分市場進一步深耕,以現有消息來看,海洋網旗下除海豚以外,后續(xù)還將推出海獅、海豹等車型,另外比亞迪明年還將發(fā)布全新高端品牌,產品將覆蓋50-90萬元電動越野市場。
由上述來看,比亞迪以深耕多年的核心技術優(yōu)勢作為基礎,加之在產品和銷售渠道的快速部署,有了這些儲備,在新能源市場超預期騰飛之時,或許就是比亞迪區(qū)別于其他車企得以順勢而上的關鍵。
(文中配圖均來源于比亞迪)
責任編輯: